《鬥陣特攻》最神還原的 D.Va Cosplay 都在這裡了

《鬥陣特攻》D.Va 一直是女 Coser 們的最愛之一,角色設定來自韓國的 D.Va 為亞裔 Coser 帶來更多完美詮釋她的可能性,以下就為大家整理幾個娜編心目中超神還原的 D.Va Cosplay 前五名。個人偏好依據還原度、萌度隨心所欲排行,非專業評估不懂細節,若您心之所向與娜編不同,那也沒有辦法啊咕嚕靈波 (●′∀‵)ノ♡

以下大標 Coser 名稱都有連結可以點進去找到她們的網站唷!

 

 

KleinerPixel 

來自德國的 Coser,這張實在還原很棒,但其他張正臉照就明顯是西方人的臉蛋,與 D.Va 不太像因此被排在心目中的第五名,不過她還是做得很棒!

 

 

咪妃 Julia

台灣的 Coser 咪妃各位應該有不少人知道吧,覺得這張笑容太萌所以絕對值得排進前五,她的其他作品多為《英雄聯盟》的角色,尤其是阿璃、好運姐、卡特連娜與索娜等。她的卡特又帥又正噢。

 

 

Aza Miyuko

來自韓國的 Aza Miyuko,不知道是否因為國籍,臉蛋就跟 D.Va 非常神似,不過又比 D.Va 更可愛了一點,少了一點點帥氣。

 

 

Mio十一

來自中國的 Mio十一,身材嬌小可愛,跟 D.Va 很相近。除了經典造型的 D.Va,Mio十一還 cos 過兔女郎 D.Va、韓服 D.Va、魔法少女 D.Va 等。

 

 

 니야  Niya

又是位連國籍也還原(?)的 Coser,韓國的 Niya 這支短片輕鬆地吹著泡泡糖,微瞇的眼神和慵懶的神情彷彿真正的 D.Va 在面前和你相處。

 

 

看完以上娜編心目中的前五名 D.Va Cosplay,你覺得如何呢?或是你覺得有更棒的 Cosplay 也可以留言給我們!

 

額外加碼台版粗曠大叔 D.Va!

(圖/木曜4超玩

抱歉,這同事傳的,不能只有我看到。

 

Related Posts
Read More

瑪利歐的名字竟這樣來?!5 個任天堂知名角色的幕後秘辛

任天堂創造了許多遊戲中最受歡迎的角色,如果你跟小編我一樣的話,他們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珍貴的童年回憶。像是瑪利歐、林克和皮卡丘都是有名到連這輩子從來沒打過電動的人都會知道的知名角色。但這些角色到底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呢?角色靈感是從何而來的?小編就用這篇文章就來幫大家一一解密吧! 瑪利歐 (Mario) 我們先從任天堂最資深的角色,同時也是公司招牌的瑪利歐說起。創造瑪利歐的人是宮本茂,這個名字在文章中會被提到很多次,瑪利歐在街機遊戲《大金剛》中首次登場。宮本茂最初是想讓大力水手卜派出現在遊戲中,但由於無法取得授權,所以瑪利歐就此誕生。 瑪利歐最早的名字在日本是電玩先生,而在美國叫做跳跳人。但當時任天堂在美國的分公司遲繳房租,房東Mario Segale很生氣的前來收錢,於是他的名字就被用在這個角色上了。 全身紅色外加藍色衣服的角色設計是為了賦予他視覺上鮮明的對比色彩。頭上戴的招牌帽子是為了在他跳躍時不用畫他的頭髮。任天堂也想避免畫他的臉部細節,所以給了他像是大鼻子和鬍鬚這類的明顯特徵,這反而讓角色更加的人性化。在《瑪利歐兄弟》中初次登場時他才被設定為義大利水管工人。義大利人的設定是因為他的大鬍鬚,而水管工人是因為他常常鑽到地底下。 大金剛 (Donkey Kong) 既然我們介紹了瑪利歐,那接著就要介紹瑪利歐最初的對手才公平,也就是會丟桶子的大金剛。大金剛跟瑪利歐一樣,初次登場是在《大金剛》遊戲中,這個遊戲也因此這樣命名。由於任天堂當時無法使用《大力水手》中的角色布魯托,所以才創造了這隻大家所熟知的大猩猩。他的靈感來源就是《大力水手》的布魯托以及《金剛》這部電影。 大金剛的英文原名是Donkey Kong,也就是驢子剛,角色設定是一隻像驢子般固執的猩猩,由於想把這個概念傳達給美國玩家,所以宮本茂這樣幫他命名了。雖然這個名字一開始被大家嘲笑,但這個名字與美國任天堂一直綁在一起,自此這個角色的名字就正式成為大金剛,Donkey Kong了。 大金剛首次出現在街機的樣子跟現在我們熟悉的樣子很不一樣。當時任天堂在進行超任遊戲《超級大金剛》的開發,Rare工作室的員工Kevin Bayliss重新設計了這個角色,任天堂隨後就同意這個角色的新樣貌了。 林克 《薩爾達傳說》系列的沈默主角林克也是出自宮本茂之手。宮本茂想要創造一個玩家可以認同,並且覺得自己有機會可以成為真正英雄的角色。宮本茂說這個角色的靈感是來自他的童年記憶以及書本、電影與故事。…